打败天生论? 走出埃及整理 由台湾「走出埃及」供稿 震撼   2001年5月美国精神科医师Robert Spitzer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,主题为:「有些同性恋者改变了,这项研究成果一发表,立即成为美国各大传媒的头条新闻,因为这医师大大推翻了他二十年前的言论―同性恋不是病也不需要改变。 事件的源起   1973年,美国精神科医师Robert Spitzer建议「美国精神病学协会」(APA)将同性恋从DSM-4中删除(DSM-4是精神疾病诊断准则手册,是精神病的葵花宝典),理由是同性恋不符合精神异常的标准。来年(1974年)就立即将此删除。 Q:这代表什么意义?   以后,心理医师不必看「同性恋」的病,医师会告诉病人说:「这是正常的现象,接受这个身分就对了。」但就「走出埃及」的经验是,许多人并不就此罢休,他们会不断寻访各地的名医,一直到医师有能力处理这方面「私密的」的困扰和问题为止。 转变的关键   但就在这些专家开会期间,有一群宣称同性恋可以改变的团体,进行抗议的活动。这不但没有使Robert Spitzer愤怒,将这些反对声浪的人潮驱除,反倒对这个团体产生极高的兴趣。 促成他研究的动机   于是,他询问这些抗议的人群,倾听他们的故事,对基督教的神能改变同性恋感到很有兴趣,同时觉得极富有研究的价值,因此就与他们联络,历经二十余年追踪调查,发表了这研究报告。 研究的主题方向 / 内容   从同性恋倾向转为异性恋者,研究性取向指标的改变作评估,纪录改变的复杂性&范围,并提供详细的描述。 研究对象 1. 那些自称是能从同性吸引改变为受异性吸引五年以上的人,找到显著数目200个案例。 Q:为什么要5年以上? 1.有78%的受访者表示,他们的性倾向大约在五年后才有改变。在开头的两年,他们都不会在性方面有任何不同的感觉。 2.同性恋的恢复层面非常广,不单只是对同性吸引力的控制,还包括男性 / 女性气质的苏醒,同性健康友谊已经满足、甚至到与异姓关系的相吸...。大致来说,5年是比较稳定。 2. 男性143位,女性57位,平均年龄为43岁。 Q:为什么找这么老的?为什么不在各种年龄层都找几个个案? 生命的成长,无法揠苗助长。时间,是生命的「改变」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因子。 3. 受访者努力改变的动作:男从14年前(29岁),女从12年前(30岁),所以一般受访者大约在30岁时,尝试改变的动力最大。一般人在这个年纪,对生命已经有历练,也比较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改变,不会像青少年不稳定倚靠感觉而行,他们对生命到了一个有觉醒的地步。另一方面,该混的也混过了,该吃的亏也吃过了。再说,25岁的Gay行情已经开始下滑了。 进行方式 1.每一位电话访谈45分钟,问60个问题 Q:为什么用电话访谈做研究的主线?   电话访问比较好,具有极高的机密性。因为受访者比较有安全感,个案的诚实度比较高。 2.问题的内容以受访者努力改变前 / 后的「性感受」&「性行为」为主。透过录音和资料整理,筛选出合用的案例进行学术性的研究,历时二十几年才完成。受访者被问到的问题如:「你得到什么样的帮助?」「在改变前你是怎样?」「你现在又怎样?」「你还有哪些同性恋的状况是存在?」「自慰和性交时幻想的对象是如何?」「与同性坠入爱河的渴望到什么程度?」... Q:为什么要问「性感受」&「性行为」这类问题?   同性恋的界定中,分为两个层面―情感&性的层次,因此,谈到同性恋的恢复,必然要谈到这两方面的恢复程度。 研究结果 1. 大部分人采2种以上的方法来获得帮助。50%人说最多的帮助是来自一对一的心理咨商,和心理医师等精神科专家、相关辅导员一起面对问题;1/3是来自支持小组;1/3是从相关书籍的阅读,加上一位亦师亦友型的成熟异性恋者的互动与帮助。 Q:「走出埃及」提供的是什么?   每一位进入到支持小组的人,一定都会采混合式―两种以上的方法获得帮助。我们提供隐密性极高的支持性的小团体;另外,每一位都有直属的小组长作为一对一的辅导员(我们规定:每周组员一定要打一通电话给组长,目的是为了诚实交待,以弥补在小组中无法谈、或不愿 、不敢谈的问题。);除此,我们也提供同性恋相关议题的属灵书籍和信息,做知性层面的帮助。 2. 66%男性受访者,有44%女性受访者成为正常机能的异性恋者。(男近7成,女4成以上。) Q:所谓正常机能的异性恋者是什么意思? 1.这些受访者在过去一年中与一位情人有稳定的恋爱关系 / 交往 2.情感的满足程度(与异性伴侣)是7分以上(若满意程度从1到10来看) 3.每月至少有一次与异性伴侣有满足的性爱,以及没有、或几乎没有在做爱时幻想另一位同性人士。(没有同性的性幻想) 3. 89%的男性,95%的女性稍微、或完全不会被不想要的(不自主、突如其来的)同性恋的感受给困扰。(大部分人近9成或9成以上) Q:不被同性恋的感受给困扰的意义是什么? 这表示同性恋大部分沉重的核心问题已经处理了。一个同性恋者来自过往的伤害做过觉察和医治释放、同性健康友谊的需要被满足得差不多了、性别身分也逐渐在苏醒中。其他的问题如性沉溺...等是在递减,或被控制的状况中。 4. 11%的男性,女性37%完全没有同性恋指标,包括被同性吸引。(男1成,女近4成) Q:为什么完全没有同性恋指标的比例是最少的? 完全没有同性恋指标,其实就是与一位异性恋者相当,包括性别身分也已经苏醒到一个程度。这和前面具正常机能的异性恋者有所不同,例如,在这阶段若想到和同性有关系会感到不舒服。这个感受与从前「甜甜的」感觉大不如前。而大多数的人,都还在「恢复真我」的过程中。 5. 改变前,20%的受访者结了婚;改变后,76%的男士和47%的女士步入婚姻。 Q:改变前 / 后步入婚姻主要的差别是什么? 对异性的配偶有夫妻的真实感―不论是情感和性的层面,与伴侣相恋或生活,甜蜜感很自然,不必为了社会价值而伪装自己。同时,对自己的性别角色有安全感、有自信,不会被别人的质疑所困扰。 激烈的答辩 对于这样的研究,马上有人提出反对、质疑的立场,企图否定这样的成果。 1. 人权运动(Human Rights Campaign)副联络主任Wayne Besen说:「这个研究只有很少的科学价值,因为抽样大都来自那些强烈反对同性恋的社团。这份报告似乎反映着研究员的个人偏见。」 Exodus North America执行主任Bob Davis认为这抗议站不住脚,不用理会。他说:「Spitzer医生将自己界定为一个人本主义无神论者,他开始这个研究时已怀疑是否可能,如果真的有偏见出现,那只会是他认为改变是不可能的,而不会是改变是可能的。」 2. Besen声称那些受访者决定接受改变治疗时,是因着本身缺乏被接纳,和害怕被人排斥等因素,而使这改变治疗得有重要的影响。 但是,那些受访者却给了不同寻求改变的原因,而使这样的说辞,不能以偏概全所有个案的医治动机与结果。 有81%的受访者觉得同性恋「不能带来情感上的满足」;79%受访者表示「跟宗教信仰有冲突」;67%的男士,35%的女士是「想结婚或想维持一段婚姻」。 3. 有些同性恋者质疑这研究的受访者,华盛顿的National Gay Lesbian Task Force 发言人David Elliot对ABC News说:「那个抽样实在太可怕,糟透了,完全不能代表男、女同性恋者的社群。」   ABC News报导:「但Spitzer指出,纵使他所抽样的人物有点特别-当中有宗教信仰的较一般人口为多,这并不代表他们的经验是不屑一提,他说,这不代表他们就不是说真话。」 Robert Spitzer的结论 1. Robert Spitzer无法证实受访者是否诚实,但从他们改变的逐渐性来看,受访者的改变不是捏造的故事。 2. 无法预估高意愿的改变者究竟他们的改变占多少百分比,但从证据显示,真有人从同性恋者改变为异性恋者是事实。 3. 大部分的受访者在大部分的变量上(variables),都表现出戏剧化的改变,而这些改变维持了很多年。 研究的价值 1. 改变是可能的 2. 打破天生论的迷思 3. 给不快乐的同性恋者带来一线曙光 参考数据 1.「走出埃及」辅导咨询中心第29期双月刊第四、五版(同性恋能改变吗? ―从临床经验谈天生论的迷思) 2 http://www.christianmentalhealth.com 3. http://www.truth-light.org.hk 4. http://www.foxnews.com 5. http://www.cbsnews.com 6. http://www.abcnews.go.com 7. http://www.msnbc.com